现在是:
试卷总分:100.0
您的得分:
考试时间为:
点击“开始答卷”进行答题
交卷
评分
存入我的题库
打印模式
隐藏答案解析
打印
下载
背景
字体
较大
大
中
小
较小
退出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模拟题82
一、A型题
1. 某男,52岁。胃脘隐痛10余年,暧气,无烧心反酸,时便秘;舌淡红,苔白,脉沉缓。胃镜检查结果为萎缩性胃炎。宜选用的藏药方剂是
A.六味安消散
B.二十五味松石丸
C.坐珠达西丸
D.仁青芒觉胶囊
E.三十五味沉香丸
A
B
C
D
E
D
[解析] 仁青芒觉由毛诃子、蒲桃、西红花、牛黄、麝香、朱砂、马钱子等药味加工制成的丸剂。功能清热解毒,益肝养胃,明目醒神,愈疮,滋补强身。用于自然毒、食物毒、配制毒等各种中毒症;“培根木布”,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萎缩性胃炎,腹水,麻风病等。
2. 中药饮片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吸潮粘连和发霉的饮片是
A.黄柏
B.天冬
C.苦参
D.大黄
E.川芎
A
B
C
D
E
B
[解析] 天冬含大量的糖类、黏液质等成分,易发生吸潮粘连和发霉。
3. 但热不寒不包括
A.阴虚潮热
B.寒热往来
C.阳明潮热
D.湿温潮热
E.高热不退
A
B
C
D
E
B
[考点] 本题考查望诊中的但热不寒。
[解析] 但热不寒包括:①壮热,即高热不退。②潮热,即阴虚潮热、湿温潮热、阳明潮热。③长期低热,多为气虚发热。
4. 宜放在药斗架较下层的药组是
A.天麻、钧藤与刺蒺藜
B.苦杏仁、桔梗与桑白皮
C.焦麦芽、焦山楂与焦神曲
D.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
E.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贮存保管。
[解析] 质地沉重的药物应放于下层,如磁石、赭石与紫石英,龙骨、龙齿与牡蛎,石决明、珍珠母与瓦楞子,石膏、寒水石与海蛤壳,藕节炭、茅根炭与地榆炭,大黄炭、黄芩炭与黄柏炭,艾炭、棕榈炭与蒲黄炭。
5. 下列哪项作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
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B.血尿酸
C.血肌酐
D.血清淀粉酶
E.血清肌酸激酶(CK)
A
B
C
D
E
E
[解析] 血清肌酸激酶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之一:AMI后4~10小时内,CK活性急剧上升,12~36小时达高峰,峰值可高达正常水平10~12倍,72~96小时恢复正常。A项升高多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B项升高多见于痛风和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C项升高多提示肾功能严重受损;D项升高多见于急慢性胰腺炎、胃肠穿孔等。
6. 知饥不食、舌红少苔常见于
A.胃气虚证
B.胃热证
C.肝胃不和证
D.胃阴虚证
E.食滞胃脘证
A
B
C
D
E
D
[考点] 本题考查胃阴虚的临床表现。
[解析] 胃阴虚的临床表现常见口咽发干,多以睡后明显,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并有心烦,低热,大便不调,干呕作呃,舌红少苔或无苔。
7. 诊断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是
A.HBsAg
B.HBcAg
C.HBV-DNA
D.HBeAg
E.抗HBs
A
B
C
D
E
C
[解析] HBV-DNA阳性是诊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的佐证,表明HBV复制及有传染性。
8. 根据藏药八性理论,土元偏盛药的性能是
A.热、锐
B.凉、钝
C.轻、糙
D.柔、软
E.重、腻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查藏药的药物性能。
[解析] 土元偏盛药物的性能为重、腻。
9. 具有肝脏毒性的中药是
A.使君子
B.黄药子
C.女贞子
D.车前子
E.牛蒡子
A
B
C
D
E
B
[考点] 本题考查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中药。
10. 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
A.附子与天花粉
B.升麻与葛根
C.小茴香与橘核
D.川乌与草乌
E.射干与北豆根
A
B
C
D
E
A
[考点] 本题考查特殊存放的品种与方法。
[解析] 附子与天花粉属于配伍禁忌,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
11. 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未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导致的用药错误属于
A.管理因素
B.流程因素
C.人员因素
D.环境因素
E.药品因素
A
B
C
D
E
C
[解析] 人员因素包括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知识结构欠缺,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未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等。
12. 某男,53岁。患头痛多年,3天前因受情志刺激而加重。现头痛目眩,口干口苦,心烦易怒,夜寐不宁。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芎菊上清丸
B.川芎茶调散
C.通窍活血汤
D.天麻钧藤饮
E.杞菊地黄丸
A
B
C
D
E
D
[解析] 川菊上清丸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川芎茶调散功能主治:本品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通窍活血汤功能主治:头痛久治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天麻钩藤饮主治肝阳上亢所致头痛。题中患者为肝阳头痛。杞菊地黄丸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13. 八纲辨证中,寒热证候主要辨证的是
A.疾病部位
B.疾病原因
C.疾病性质
D.病势趋向
E.疾病传变
A
B
C
D
E
C
[解析] 八纲辨证分为:阴阳辨证(八纲辨证之总纲);表里辨证(辨别病变部位和病变趋势);寒热辨证(辨析疾病性质);虚实辨证(辨析邪正盛衰)。
14. 下列哪项指标阳性见于急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A.HBsAg
B.抗HBc-IgM
C.HBeAg
D.抗HBe
E.抗HBs
A
B
C
D
E
B
[解析] 抗HBc-IgM阳性是诊断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提示患者血液有较强的传染性,同时还可见于慢性活动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5. 能醒脑开窍、舒筋通络、化瘀止痛的藏成药是
A.五味岩精丸
B.六味安消散
C.八味沉香散
D.十一味金色丸
E.二十五味珊瑚丸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查藏药的常用方剂。
[解析] 二十五味珊瑚丸:醒脑开窍,活血通络,降压止痛。用于“白脉(筋脉)”病引起的头痛,头昏目眩,胸闷背痛,四肢麻木,神志不清及各种神经性疼痛和癫痫;也可用于高血压、椎动脉性颈椎病。
16. 因含有朱砂,如过量服用,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中成药是
A.牛黄上清丸
B.天王补心丸
C.牛黄降压丸
D.冠心苏合丸
E.牛黄解毒丸
A
B
C
D
E
B
[解析] 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有: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等。
17. 鞣质可分为缩合鞣质和可水解鞣质。研究表明,缩合鞣质的毒性较低,对肝脏无毒或只有轻度损害;可水解鞣质的毒性较高,长期大量应用可引起肝小叶中央坏死、脂肪肝、肝硬化。因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入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的中药是
A.川楝子
B.五倍子
C.苍耳子
D.黄药子
E.蓖麻子
A
B
C
D
E
B
[解析] 五倍子中含有大量可水解鞣质,进入机体后几乎全部被分解成倍酸与焦酸,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18. 某男,35岁。口腔黏膜溃疡,周边红肿,灼痛明显,每因过食煎炒辛辣食物而发,并伴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治宜选用的方剂是
A.凉膈散
B.枳术丸
C.龙胆泻肝汤
D.附子理中丸
E.玉女煎
A
B
C
D
E
A
[解析] 口腔黏膜溃疡,周边红肿,灼痛明显,每因过食煎炒辛辣食物而发,并伴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是心脾积热所引起的口疮,常用方剂为凉膈散。
19. 瘾疹胃肠湿热证的适宜治法是
A.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B.疏风清热,解表止痒
C.清热凉血祛凤
D.清热利湿止血
E.补益中气
A
B
C
D
E
A
[解析] 瘾疹胃肠湿热证的适宜治法是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20. 患者,男,35岁。因患肺结核服用抗结核药治疗,出现肝功能损害。医生建议加用中药,能够减轻抗结核药肝损伤的方剂是
A.玉屏风散
B.逍遥散
C.六君子汤
D.理中汤
E.四逆汤
A
B
C
D
E
B
[解析] 逍遥散具有保肝作用,与西药抗结核药联用,可以减轻西药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伤。即中西药的联合应用,可以降低毒副反应。
二、B型题
A.不超过20℃
B.避光且不超过20℃
C.2℃~10℃
D.10℃~30℃
E.2℃~8℃
1. 冷处所指环境条件是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查中药贮藏。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规定,冷处系指2℃~10℃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凡例”规定,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的环境。
2. 阴凉处所指环境条件是
A
B
C
D
E
A
A.益母膏与妇血康颗粒
B.妇科千金片与当归四物汤
C.补中益气丸与金匮顺气丸
D.附子理中丸与黄连上清片
E.祛痰止渴颗粒与宣通理肺丸
3. 因配伍禁忌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
A
B
C
D
E
E
[考点] 本题考查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解析] 附子理中丸系温中散寒之剂。黄连上清片性质寒凉,为清热解毒泻火之剂。盲目合用均属不注意症状的不合理用药。祛痰止渴颗粒含有甘遂,宣通理肺丸含甘草,两者合用属禁忌配伍。
4. 因功能相悖而不宜合用的药组是
A
B
C
D
E
D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5. 血液在脉内巡行是依赖气的
A
B
C
D
E
A
[考点] 本题考查气的功能作用。
[解析] 气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作用。
(1)推动作用:①推动人体生长发育。②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推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④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人体的正常体温也要靠气来维持和调节才能恒定;各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血和津液之所以能保持液态在体内不停地运行,除依赖于气的推动外,也要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方不致凝聚。
(3)防御作用:气具有防御和抵抗各种邪气的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4)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以及维护脏腑器官各自位置的相对稳定等作用。具体表现在:固摄血液,即维持血液在脉管内循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的分泌和排泄,防止其无故外泄和流失,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相对平衡;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气化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6. 维持人体恒定体温是依赖气的
A
B
C
D
E
B
7. 护卫肌表是依赖气的
A
B
C
D
E
C
8. 防止血液逸出脉外是依赖气的
A
B
C
D
E
D
A.樟脑
B.昆布
C.芦荟
D.当归
E.牛膝
9. 容易发生软化融化的是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查常用中药养护。
10. 容易发生潮解的是
A
B
C
D
E
B
A.气脱
B.血瘀
C.出血
D.血热
E.气陷
11. 气不摄血可致
A
B
C
D
E
C
[考点] 本题考查气与血的关系。
[解析] 对于大出血的患者,在血止后,由于“气随血脱”,气脱与血虚并存。
12. 大出血可致
A
B
C
D
E
A
A.风寒闭肺喘证
B.痰热壅肺喘证
C.肾不纳气喘证
D.肺脾两虚喘证
E.肺肾阴虚喘证
13. 桑白皮汤适用于
A
B
C
D
E
B
[考点] 本题考查喘证的辨证论治。
14. 麻黄汤适用于
A
B
C
D
E
A
15. 金匮肾气丸适用于
A
B
C
D
E
C
A.缩短疗程
B.降低毒性
C.减少用量
D.协同增效
E.改善体质
16. 真武汤与甲磺酸二氢麦角胺合用,能
A
B
C
D
E
D
[考点] 本题考查中西药联用的作用。
[解析] 真武汤与血管收缩药甲磺酸二氢麦角胺联用,可起协同作用,可增强对直立性低血压的治疗。
香连化滞丸与呋哺唑酮联用,可增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果。
贞芪扶正胶囊与环磷酰胺合用,可起降毒作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药而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17. 香莲化滞丸与呋喃唑酮合用,能
A
B
C
D
E
D
18. 贞芪扶正胶囊与环磷酰胺合用,能
A
B
C
D
E
B
19. 苓桂术甘汤与地西泮合用,能
A
B
C
D
E
C
三、C型题
临床患者若出现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头发脱落、头晕耳呜、齿摇等,又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麻震颤、爪甲不荣等症状。根据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患者病变所影响的脏腑是
A.心脾
B.心肝
C.肝脾
D.肺肾
E.肝肾
A
B
C
D
E
E
2. 两脏的其华分别在
A.毛与爪
B.毛与发
C.发与爪
D.耳与筋
E.二阴与爪
A
B
C
D
E
C
3. 患者病变说明脏腑间哪种关系失调
A.水火既济
B.先后天互滋
C.水不涵木
D.精血同源
E.金水相生
A
B
C
D
E
D
某患儿,7岁。发育迟缓,冬季乘临,家长希望服用膏方调理,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初诊时见患儿面黄肌瘦,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医师认为暂先不宜服用膏方,拟予汤药调理。
4. 根据初诊情况宜选用的中药是
A.陈皮、半夏
B.党参、桂枝
C.当归、牛膝
D.白术、稻芽
E.白芍、砂仁
A
B
C
D
E
D
[解析] 白术、稻芽有健脾胃的功效。
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黄有补肾虚的作用。
5. 经一段时间调理,患儿症状有所改善,医师根据其发育迟缓情况,综合分析辨证为肾虚,给予膏方调补。宜选用的中药是
A.菟丝子、补骨脂、肉苁蓉、熟地黄
B.太子参、淫羊藿、牡丹皮、冬瓜皮
C.人参、鹿茸、菟丝子、补骨脂
D.龟甲、鳖甲、生地黄、山茱萸
E.人参、党参、丹参、玄参
A
B
C
D
E
A
四、X型题
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A.相互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对立
A
B
C
D
E
ABCDE
[考点] 本题考查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解析]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2. 滑脉所主的病证有
A.痰饮
B.瘀血
C.食滞
D.食热
E.痞块
A
B
C
D
E
ACD
[考点] 本题考查滑脉所主的病证。
[解析] 滑脉所主的病证有痰饮,食滞,食热等。平人脉滑而冲和,是营卫充实之象。
3. 鱼腥草注射液使用的注意事项有
A.注意监护
B.注意过敏
C.注意混用
D.注意皮疹
E.注意血压
A
B
C
D
E
ABC
4. 胆矾中毒泌尿系统的症状有
A.小便少
B.蛋白尿
C.尿毒症
D.氮质血症
E.肾衰竭
A
B
C
D
E
ABCDE
5. 扶正与祛邪同时使用原则
A.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B.先治其表,后治其里
C.先治里其,后治其表
D.扶正为主,祛邪为辅
E.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A
B
C
D
E
ADE
[考点] 本题考查扶正与祛邪同时使用原则。
[解析] 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正虚较重者,则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邪实较重者,则祛邪为主,扶正为辅。
一、A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B型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三、C型题
1
2
3
4
5
四、X型题
1
2
3
4
5
深色:已答题 浅色:未答题
提交纠错信息
评价难易度
提交知识点